/
/
第三届中国空间科学大会在浙江德清开幕

第三届中国空间科学大会在浙江德清开幕

 

10月15日,第三届中国空间科学大会在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开幕。会议围绕“创新引领,数据驱动,努力实现空间科学高质量发展”的主题,交流研讨空间科学领域最新进展、重大成果、前沿态势与发展趋势,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推动我国空间科学与技术快速发展。

会议期间设置了13场特邀报告、1场空间科学国际论坛、41场学术分论坛和专题论坛。来自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200余家科研院所、大学、企业,以及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等机构的1000余名专家学者与会交流,开启一场聚焦浩瀚宇宙的“头脑风暴”。

其中,浙江省级重点实验室——引力波宇宙太极实验室(杭州)承办了“空间引力波探测和精密测量与引力宇宙”专场论坛,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王建宇院士、吴岳良院士作为论坛召集人,深入探讨空间引力波领域的最新研究,为引力波探测、精密测量和引力宇宙论的未来研究方向提供指导。

现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教授、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张崇峰研究员分获第三届中国科学科学学会科学奖和技术奖。潘建伟教授系统性地发展了多光子纠缠操纵技术、取得了可扩展量子信息处理的系统性关键突破。张崇峰研究员主持完成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对接机构的设计与工程研制。

10位奋战在空间科学领域一线的科技工作者,获颁中国空间科学领域2023年度“最美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他们是: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郑慧琼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杜起飞研究员、武汉大学倪彬彬教授、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胡森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张哲正高级工程师、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刘春雨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闫冬梅研究员、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阮宁娟研究员、桂林电子科技大学陈雪副教授和厦门大学刘艳副教授。

在大会特邀报告环节,7位院士、1位国际专家和5位知名专家围绕载人航天工程、月球与深空探测工程、空间科学卫星系列的最新进展、空间科学前沿动态和未来规划等展开交流。欧洲空间局原局长让-雅克·多尔丹博士作为国际专家,发表了聚焦空间科学国际合作的主题报告,探讨了在全球背景下通过空间科学国际合作,共同为人类知识进步做出贡献的必要性和可能途径。

本次大会为期四天,会议期间还将进行一场高水平国际论坛——第十五届国际亚暴会议。聚焦地球磁层亚暴和极光亚暴前沿问题,论坛吸引来自中国、美国、俄罗斯、日本、芬兰、奥地利、爱尔兰、比利时等国的近100名专家学者参会,共同讨论极光爆发与磁场扰动背后的物理机制、成因与后果,探讨最新进展与未来发展方向。国际亚暴会议始创于1992年,每2至3年召开1次,是国际空间科学界具有较高学术影响力的系列会议。本届会议是第一次在中国主办,凸显了我国在国际空间科学领域的学术贡献和影响力。

会议还安排了青年学术沙龙、空间科学与地理信息高质量发展圆桌会议、“航天新技术、新成果展”和“星辰大海等着你” 浙江行系列科普活动等,多位科学家将赴杭州、湖州等地多所学校开展科普讲座,面向广大青少年宣讲中国空间科技成就,普及空间科学知识,发挥“播种机”作用,点亮青少年的航天梦想。

中国空间科学大会是我国空间科学领域唯一将本领域各分支学科组织到一起进行集中交流的高水平学术盛会,由中国空间科学学会发起,每两年举办一次。本次大会由中国空间科学学会与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湖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

来源:浙江日报

 

 

这是描述信息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石景山路23号院16号楼五层        电话:010-68640013、68640027         传真:010-68640013          邮箱:office@ciita.org.cn

版权所有 @1990-2021  中国信息产业商会          京ICP备14010836号          技术支持: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