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港举行上海首次虚拟电厂签约,用电客户关键时刻可变身虚拟电厂
近日,上海首次虚拟电厂签约仪式在新片区举行。国网上海浦东供电公司与上海海昌极地海洋世界有限公司、上海诺信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等6家新片区用电客户代表签署了虚拟电厂合作协议。
“虚拟电厂并不是给客户配置发电机,而是一套智慧的用电管理系统,它安装在工厂、商场、酒店等用电大户的配电间终端设备内,根据与客户签署的协议把可调节的负荷如空调、照明、锅炉、备用产线等纳入到统一管理序列。” 浦东供电公司临港能源服务中心主任王威介绍,“当电网出现波动时,电力公司将在征得用户同意后,通过精准、柔性的负荷调节,达到电量的实时供需平衡。”
今后,上海海昌极地海洋世界有限公司等6家用电客户将在关键时刻变身为一座座可以参与电网调节的虚拟电厂,和电力公司共同守护新片区的电网安全。
有别于过去大范围拉闸限电的响应方式,虚拟电厂可精准定位到用电客户配电间的每一路出线,以对与客户约定负荷的柔性调节为主要手段。据悉,目前新片区范围内已有15家工商业用电客户参与了虚拟电厂项目,最多可提供21兆瓦的机动调峰能力。
今年三月开展的一次虚拟电厂响应测试中模拟了海上风电出力骤降的情况,在不到10分钟的时间内,各虚拟电厂快速响应,其中位于海立方科技园内的充电桩同时降低了充电功率;港城广场的空调温度暂时上调了1度,电锅炉也停止了加热;上海电气凯士比公司临时降低了产品测试设备的功率…半小时后,海上风电出力趋于平稳,客户的各类可调节负荷又恢复到正常水平。
在传统的电力系统中,发电和用电几乎是同时完成的,电厂需要根据用户需求在高峰期多发、低谷期少发电,以保障电网实时供需的平衡。随着新片区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用电需求变得越来越大,同时,作为长三角清洁能源基地之一,大量的海上风电和分布式光伏发电接入电网也使得电力公司调度部门更加难以调节电量平衡。
针对这一难题,国网上海浦东供电公司一方面积极构建电网安全预控体系,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算法,提高临港清洁能源发电和客户用电的预测水平。另一方面,从电力消费侧入手,与愿意参与虚拟电厂建设的用电客户签署合作协议,根据约定在用户侧安装数据采集装置,对客户可调节负荷进行实时监测,并在光伏、风电等新能源出现间歇性波动时或电网负荷高峰、低谷期间,通过统一的运行管理系统将用户侧可调节资源聚合起来参与系统灵活互动,在清洁能源发电高峰期多用电、低谷期少用电,最大程度地平抑新能源电力的强随机波动性,提高新能源的利用率。
“虚拟电厂和传统电力需求侧响应的最大区别体现在它的精细化和柔性化调节理念上,让客户在不影响正常生产经营的情况下参与电网调节,同时还能根据响应情况享受一定的电费补贴。”浦东供电公司临港能源服务中心能源管家顾春锋介绍,“虚拟电厂不仅对客户更加友好,更重要的是提升了新片区对清洁能源的承载力,这对推动‘双碳’目标落地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未来,新片区率先开展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建设,通过综合能源管控平台、数字孪生变电站、智能车网互动示范、105片区金融湾综合能源站等重点工程项目,打造城市新型电力系统“样板间”,以更加智慧的能源大脑、更加低碳的能源体系、更加韧性的能源网架,助力新片区“智慧、低碳、韧性”未来之城的建设。
来源: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