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粤港澳大湾区介入医学全国高峰论坛在珠海召开

粤港澳大湾区介入医学全国高峰论坛在珠海召开

 

11月26日-28日,粤港澳大湾区介入医学全国高峰论坛暨广东省医学会第四届介入医学学术会议、2021广东省医师协会神经介入医师分会年会、第三届南方神经介入高峰论坛、第四届香山神经介入论坛在珠海召开。杨宝峰、宋尔卫、董家鸿、葛均波、滕皋军等院士领衔国内专家学者围绕数十个议题进行分享与探讨,为粤港澳大湾区介入医学创新与发展建言献策。

介入机器人手术系统智能化迭代升级

“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对医疗技术的突破,是对人手、人眼极限性的突破,推动了介入治疗的发展。” 论坛上,大会名誉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滕皋军与现场专家学者展开深入讨论。他指出,在当前介入机器人手术系统成为热点领域的大格局下,智能化迭代升级趋势可催生更精准的控制算法、更具临床感的操控环境、更安全的控制系统,乃至更大幅度覆盖手术全过程。

据了解,2017年12月,滕皋军院士团队作为珠海首个高层次人才团队柔性引进珠海市人民医院医疗集团,近五年来多次在医院开展技能培训、复杂疑难病例的技术指导等工作。2020年4月,滕皋军受聘为珠海市人民医院特聘教授,指导医院介入医学科独立完成珠海市首例食管放射性粒子支架植入术。

此外,在滕皋军院士团队的推动下,珠海市人民医院成为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肝癌 MDT 联盟主体之一,依托互联网+人工智能技术平台,联盟建立并完善了华南地区肝癌诊疗登记系统,进一步加强了肝癌规范化诊疗,提升了华南地区肝癌诊治学术水平。

粤港澳大湾区介入智造创新协作平台启动

论坛开幕式上,新一代“介入内放疗手术机器人”研发项目正式启动。珠海市人民医院医疗集团介入医学科主任、院长助理李勇介绍,新一代“介入内放疗手术机器人”关键技术研发项目是由珠海市人民医院医疗集团、澳门科技大学、珠海横乐医学科技有限公司三方合作的产学研项目,将分别依托各自的临床优势、科研优势、产业优势,深耕介入内放疗手术机器人领域,在诊疗方式、核心零部件、核心算法等方面,完成国产化比例的大幅提升,并将在未来打造一款完全国产化、自主知识产权的手术机器人。

“由于介入器械技术壁垒高,外周血管介入在国内仍处于发展初期,其涉及的大动脉覆膜支架、外周支架等国产化进程缓慢。”大会主席教授陆骊工介绍,为推动介入医学器材国产化研发进程,珠海市人民医院医疗集团在启动科研项目的同时,推动暨南大学介入与智能医学工程研究院、广东省介入智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落户珠海。在本次论坛开幕式上,粤港澳大湾区介入智造创新协作平台成立,再推介入医学器材国产化研发迈向新高地。

论坛上,线上线下业界专家学者先后发言,还有手术直播、手术案例演示、专题病例分享、疑难病例讨论、学术观点辩论、技能竞赛等,形式多样,气氛热烈。

论坛主办方相关负责人介绍,粤港澳大湾区介入医学全国高峰论坛将成为国内介入医学的品牌会议,紧密结合我国介入医学的技术进展、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等焦点问题及实际情况,培育国际一流介入医学人才、组建国际一流介入医学产学研合作创新团队,进而建设国际一流学科建设平台、科技创新平台、产业技术平台和应用推广平台。

来源 | 羊城晚报 羊城派

 

这是描述信息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石景山路23号院16号楼五层        电话:010-68640013、68640027         传真:010-88682529          邮箱:office@ciita.org.cn

版权所有 @1990-2021  中国信息产业商会          京ICP备14010836号          技术支持:新网